当前位置:主页 > 信息公开 > 慈善动态 >

玉汝于成第三部(日记连载九十五)

时间:2023-04-27 | 栏目:慈善动态 | 点击:

2017年8月22日下午4:52
助学路上,我们再累也值得!
丹阳日报记者张敏
助学三年多,结对帮扶两百余人
2017年初至8月份,募集善款达60万元
  本报讯 8月20日,我市玉汝于成助学社的志愿者、爱心人士、学子及家长们齐聚丹凤实验小学报告厅,这里将进行2017年度爱心结对大会。玉汝于成助学社已成立三年多,这三年多来,助学社不断壮大,帮扶的学子也越来越多,运行机制也越来越完善。
  “现在助学社结对资助已达275人,完成资助停止资助的有32人,今天实际结对资助243人。”玉汝于成助学社负责人恽汝成老师在大会上总结道。据悉,这些需要帮扶的学子都是助学社里的志愿者和爱心人士利用节假日、休息日挨家走访后确认的,给予他们的是最需要的、最及时的关爱。“为使爱心人士的每一元捐款都花在刀刃上,志愿者们牺牲了大量休息时间,辛辛苦苦走村串户,把真正需要帮助的贫困学子找出来,编好号后分批公布到网上,请求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结对资助。”恽老师说道。
  对于这些无私的付出,志愿者和爱心人士们纷纷表示,能帮助到这些孩子,他们再辛苦也值得。在结对现场,助学社还为两位特困家庭献出了爱心,孩子及家长们也深深感受到了助学社浓浓的情谊。其他需要结对的学子也在现场与自己的帮扶者沟通交流,他们从一开始的腼腆,自卑逐渐变得开朗、自信。“我们不仅要给予他们物质上的帮扶,还要给予他们精神上的鼓励。”一志愿者称,助学社的帮扶目的就是希望学子们能正确地对待家庭的贫困,对父母长辈要孝顺,对爱心人士要尊重,自己更要自立、自强、自爱。“谢谢叔叔、阿姨、爱心人士们,我一定会好好学习,用好成绩来回报帮助过我的人。”一学子说道。据了解,助学社还设置了“未来之星奖学金”,已资助两年的玉汝于成146号学子高考进北京大学,获得最高奖:未来之星奖,奖金一万元。寒门出贵子,北京大学我来了!
  玉汝于成助学社作为民间慈善助学机构,所有善款来自于社会爱心人士的捐献,从2017年年初到8月份,募集善款达60万元,将会有更多的贫困学子受益。
  开阔学子眼界,免费保驾护航
 145位学子走进苏大,畅想未来
  本报讯 玉汝于成助学社本着“我助学,我快乐”的助学宗旨,让学子们在接受资助的同时,不仅仅局限于顺利完成学业,而是在整个学生生涯中,寓教于乐、开阔眼界、会玩会学,早日实现自己的大学梦,最终完成自己的人生梦想。为此,助学社连续两年组织了暑期励志夏令营活动。今年,145位学子踏上了去苏州大学的旅程。
  8月6日一大早,五辆大巴车在练湖小学门口集中,145位学子加上保驾护航的志愿者及爱心人士们共200多人齐齐到场,开始了为期一天的《走进苏大,畅想未来》励志夏令营活动。由于当天气温较高,助学社还特地配备了医护人员同行,为学子们参加活动多添了一份保障。
  助学社负责人介绍称,200多人出行,安全的压力之大,承担的风险难以想象,随行的志愿者们承担的责任非常重大。顶着炎炎烈日,他们顾不得脸上、身上满是汗水,一直为孩子们的安全绷紧了每一根神经。“为了孩子们开眼界、长见识、早成人,这个风险助学社不得不承担,我们的付出也值得。”一志愿者顾不得擦去快要滴下的汗水,坚定地说道。
  “以前,我感觉大学离我们很遥远,今天参观了苏大之后,觉得大学校园很亲切。”参加夏令营的学生感叹道。之后,学子们还参观了苏州博物馆,一路领略到了苏州城市的风采,开阔了眼界。
  在助学社志愿者、爱心人士的保驾护航下,活动结束后,所有学生都安全回到家中,这时他们一颗颗悬着的心才放下来。从活动的筹备到活动的实施,从专车接送学子到过马路的安全叮嘱,从午餐点心到景点安排……点点滴滴都凝聚着志愿者们的心血。从助学社建立到现在,志愿者队伍已经壮大到120余人,他们将在助学的路上一路奉献下去。
  为了学子,我们考虑得更多——
 “爱心试衣间”、“爱心书社”常年免费开放
  本报讯 为了更好地为学子们服务,完善助学机制,玉汝于成助学社在练湖路十八号的助学社“总部”,作为日常工作地点。在这里,除了有办公室外,还有两间特别的大屋子,一个被称为“爱心试衣间”,另一个则被称为“爱心书社”,它们常年免费为学子们开放,无论是生活上,还是学习上,助学社为孩子们考虑得非常周到。 
 “这里所有的衣服都是爱心企业或爱心人士捐赠的,基本是全新的,经过志愿者们的整理,归类、分档,及时地送给我们助学社资助的孩子们及家庭成员。”玉汝于成助学社负责人恽老师介绍道。助学社的志愿者们告诉记者,只要是需要资助的贫困生,可以亲自到这儿来,根据自己的需求,身材的大小“试穿”所有的衣服,如果合适,就可以随时拿走。据悉,“爱心试衣间”建立两年多来,接收的衣服达三千余件,给众多贫困学子送去了温暖。
 “爱心试衣间”的对面,是一个小型的书屋,称为“爱心书社”,别看它面积不大,藏书超过了1000本,成为了学子
  助学路上的感人小故事
  《走进苏大,畅想未来》励志夏令营活动启动时,孩子们的午餐无法很好地解决,资助玉汝于成155号学子的苏州爱心人士周先生得知后,立即在苏州落实了一家五星级大酒店,并自掏腰包补贴学子,共捐献11550元。他说:“孩子们难得到苏州,不能因为吃顿饭费周折,那样孩子太累,我们的目的就是为了孩子们能开眼界,好好学习,我捐这点钱值得!”
  组织孩子们出行,人数上百人,服务对象又都来自贫困家庭,费用是分文不收的,这就意味着高风险零利润倒贴钱,几乎没有一个旅行社肯带团,也没有哪个县市的公益组织敢做。可是为了孩子们,助学社常任理事长爱心人士王晖先生自己掏钱为每位学子的出行购买了50万的保险。
  助学社募集的善款绝大部分是定向资金,专款专用,没有解困救急资金。去年,助学社128号学子家中再遭变故,唯一的亲人——爷爷突发肝癌危在旦夕,消息传到助学社,但因没有救急资金无能为力。这时,与128号学子帮扶结对的爱心人士老王提出,由他女儿王华再资助一份,志愿者戎南楼主动又捐了1000元,解决了这位学子家的燃眉之急。
  前不久,又一个被资助的学子家中出现重大变故向社会进行水滴筹,助学社立马开会商讨,决定在玉汝于成助学群公开募捐,短短四个小时的时间,大家就募集得21800元,又为一个学子解决了家庭的实际困难。
  为了给丹北镇管山村一个叫“华华”的小女孩好的成长环境,助学社好几位女性志愿者甘愿当起了华华的“妈妈”,她们为华华买来新衣服、添置新被褥、送来了学习用品、生活用品,还有好吃的点心……而她们的名字却无法让人一一提起。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