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4-13 | 栏目:志愿风采 | 点击:次
(一)踏上助学之路
他原在访仙镇政府工作,于2013年退休后开始创办个体企业。几年后企业得到较好发展,生活条件也逐步提高。他是一名党员,心系家乡,退休后仍在发挥余热,于社会做些有益的事。在2017年加入到丹阳市玉汝于成助学社(现玉汝于成慈善基金会)的行列,开始投身资助贫困孩子的公益事业。2020年12月8号访仙镇成立玉汝于成访仙分部,担任分部长工作,一年多来,带领访仙12名志愿者,奔走在访仙各个自然村,寻找困难学生和社会特困户。在总部统一领导下,开展积极有效的助学扶困工作。
(二)心系贫困孩子
对玉汝于成资助的特困孩子定期进行走访,了解实情是他们开展的常态化工作。他们不分白天黑夜,无论刮风下雨,都阻碍不了他们助学的脚步。全镇32个特困孩子的资助款和物质都做到及时发放,准确无误。
对于调查走访、回访、填表、整理资料等的一整套过程,他们从不马虎。因企业工作繁忙,往往是晚上入户走访调查。孙部长今年已70岁了,不能驾驶汽车,总是开辆电动车走访,有几次电力不足无法行驶,只好沿路途中寻找人家充电,或借辆电动车跑完所有任务才回家。
2021年他在参与玉汝于成和资助孩子的工作上,总的服务时间达40天以上。暑假期间总部组织学生夏令营活动,地点在新桥中学,为了学生的安全,他个人出钱联系出租车把学生上午送去,下午再到学校接回来,让孩子安全到家是最大的职责。当一名孩子下车时转过身来向他敬个礼,他就感到特别的幸福和欣慰,认为所有付出都值得了。他就是这样一名不计报酬、不图名利、不图回报,扎扎实实、全心全意付出的志愿者。
(三)情暖困境家庭
在2021年“七一”期间,响应政府号召,总部开展了庆祝建党一百周年践行活动,心系群众、心系困难孩子的家庭,对全镇特殊困难户进行调查,发现有六户因家庭成员中有患重病陷入困境,玉汝于成雪中送炭,共出资2.5万元对几个患病的家庭进行了慰问。例如访南村沈炳良家四代同堂共7人,但有4个人患有重病,家里只有一个人上班有收入。当他们发现后立即汇报,寻求援助,总部特事特办,及时将爱心送到该村民家中。在2021年暑假里,他们调查发现某村有一名叫周明(化名)的孩子,今年省丹中毕业本有望考入重点大学,但由于年初患肾病休学在家,治病需一大笔资金,玉汝于成核实情况后立即送去5000元资助金,两位访仙的爱心人听闻也送去1.3万元,解决了燃眉之急。孩子现在已基本康复,争取明年参加高考。
帮助特困家庭解决生活中的实际困难也成了孙部长的日常工作之一。他在一次走访资助的特困生时,发现访仙中心村有一名叫颜贵林的人家,三代人共3个人,住房只有43.6平方米,属特级危房,他立即向总部汇报,并与村委会干部沟通,得到村委会的大力支持,但因情况特殊,该户人家属外来户,现居房无房产证,无土地审批,无法搬迁建造,只能就地改造维修。解决危房安全是头等大事,经几次磋商,决定由村委会出面找房给他临时居住,用三个月时间开展现住房维修,玉汝于成资助3万元,他本人凑一部分,三方同心协力帮助这户特困户改善了住房条件,终于解决了危房问题。
(四)公益路上无弱者
在2022年1月22号走访特困户时,他开着三轮电动车,因雨天路滑,一不小心三轮车翻了个底朝天,他在车里一时失去意识,好长时间才回过劲来,镇定情绪后,慢慢从车里钻了出来,头却感到昏痛,腰部也扭伤,为了不让家人担心,他没有打电话寻求帮助、也没有去医院。而是打起精神,请好心人帮忙把车翻过来,忍痛开回了家。回家还不能把遇到的挫折说给老伴听,否则她再也不放心他出门。他无怨无悔,一名共产党员遇到困难算什么,一往无前。在微信中很多志愿者慰问他、关心他,他回复微信乐观积极,没有一句怨言。甚至写到:翻车天仰何所惧,风吹浪打经考验,玉汝于成赤诚人,一片丹心向助学。一名老党员、老干部的高尚品质和无私奉献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让每一个孩子不因贫困而辍学,能顺利完成学业,健康成长,成为对社会有用之人,是我们玉汝于成人的使命与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