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爱心社区 > 爱心书社 > 文化经典阅读 >

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

时间:2024-12-15 | 栏目:文化经典阅读 | 点击:

       《阿房宫赋》结尾语讲,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意思是,秦国灭亡了,秦人自己来不及总结自己,来不及哀叹自己,只能后来人总结秦人、哀叹秦人。但是,后来人,也不吸收秦人的教训,再犯同样的错误,从而让再后来的人,再哀叹和总结前面的后来人。
 
      大意是好了伤疤忘了疼,没有谁能做到总结自己的教训,不犯同样的错误,都是让后人总结自己的错误和教训。但是,后人,总结归总结,也不会吸收教训,还是会犯同样的错误,导致失败。
 
       年轻时候,读这个,不明白,明明已经知道了错误所在、教训所在,为什么不接受教训、改弦更张、另辟蹊径呢。人,不能在同一个泥坑里跌倒两次,不能犯同样的错误。现在看了许多人和事,翻来覆去想,大抵想明白了,是怎么回事。
 
       这个循环,感觉有宿命的意思,人,很难逃脱这个循环和轮回。朝代如此,个人也是如此,朝代、个体,都是一样。
 
       开国君主,看到前朝的问题,看得清楚,看得明白,自己就是过来人,痛感前朝弊端。新朝开国,都是励精图治,彻改前弊,不惜重手,除旧开新。但,等这些前代人都不在了,对过去的问题和恶果,没亲眼见过,没体验过,又会积习重来,骄奢淫逸,远离大众,贪权贪财,自私自利,见利忘义,贪图享受。他们也会看一些过去的故事,兴亡更替规律,都会总结,自我提醒,也提醒同辈人。但,渐渐地,过去倒霉的事,越来越远了,再想回忆,再要克制着放纵的欲望,是越来越难了。因为,两个力量一直在博弈,放纵、自律,一直在博弈。时间久了,前车之鉴远了,自律的动力弱了,可能避免前朝倒霉事的侥幸心理增长了。最后,同辈人里部分人放弃了自律,日子过得放纵自由,逐渐传染给其他人。别的人,有的,哪怕有警觉意识,做了努力,但,不一定能完全和始终控制住放纵的大潮。再到最后,人性崩溃,人欲汹汹,平衡打破,社会失稳,欲望的大堤崩溃,社会稳定的大堤崩溃。剧烈的不平衡,引发大规模的利益争斗,很快酝酿剧烈的社会动荡。如此,循环往复,往来轮回。这个是历史上朝代更迭的大致规律。
 
         人,人群,人群全体,很难做到长期自警自律。人性里有野马,就是放纵、享受,上天造就的就是这样,放纵让人向往,很难长期自控。同时,一旦放纵了,又加速燃烧自己,尽快走向消亡。如此,一个时间单元内,很难做到自哀自叹,很难做到时时哀叹前朝,很难做到时时引以为戒。
 
        社会更替周期长,以朝代轮回循环。个人则时间短暂,短到好了伤疤就忘了疼。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这个话,传了一代又一代,故事依旧不断发生。不是自己体验过的教训,很难彻底意识到必要性,很难在实际行为中对照着趋利避害,都要自己尝试一番,经历一番,总结一番,才深信。所以有不到黄河心不死、不见棺材不落泪、不撞南墙不回头的说法。
 
         上一代下一代,互相之间,如此,每个个体,也是如此。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勤能补拙,成由勤俭败由奢,成如垒墙,败如决堤,道理人都懂,也都能做到,但持久难。忠贞不渝,才可以换取他人的不二之心,但诱惑多,没有清醒的认识和坚定的定力,就难持久。暴吃暴饮,一时痛快,后果很多,肥胖、慢性病、短寿,人人知道,但事实上,都是得了肺癌才戒烟,得了痛风才戒酒。而且,一旦发现是误诊,香烟又要抽起来。痛风一旦好转,酒场之上,又是英雄。哪个能做到自哀自叹、自我总结、自我警示、避前车之鉴呢!还是那句话,秦人不暇自哀,后人不复哀后人。吃一堑,长一智,只能长一智,能举一反三,做不到。世事轮回,朝代更迭,得失成败,顺境逆境,潮起潮落,花开花谢,今朝高楼起,明朝高楼塌,今天座上宾,明日阶下囚,今天门庭若市,明天门可罗雀,成了自然规律。
 
        后人不哀秦人,后人不复哀后人,也许有积极因素。历史、阅历积累日深,经验教训太多,要是都囿于成见,只看到过去的挫折,前怕狼后怕虎,万事不敢尝试,万事不敢争先,没有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被以前的教训淹没了,吓坏了,那也很难前行。
 
        回头看看,哪个孩子不叛逆,哪个孩子听父母的话。哪个父母年轻时候和现在的孩子不是一样的。都是要叛逆,都是要自己体验过了,才认账。听父母,反父母,疑父母,到信父母,这个过程走完了,自己也成了父母。但是,孩子要是没有这种精神,凡事唯唯诺诺、畏畏缩缩、六神无主、没有主见,又有什么用,怎么能闯,怎么能创业。事情,就是这么辩证。
 
       世事就是辩证的,不哀前人,不总结教训,要吃二遍苦,要受二茬罪。被前面的问题吓到,不敢创新,不能创新,墨守成规,固步自封,创造力会萎缩,自信心会消亡。如此,如何明察秋毫,如何折中取舍,如何稳舵前行,如何千秋万代,群体,要世世代代有清醒的认识,有持久有力的自律;个体,要每时每刻克制贪欲,享受有度,随心所欲而不逾矩。做到这些,都要看群体主体和个体主体自身,如何及时自哀自叹,如何及时认真对前人的教训予以复哀复叹了。



读历史明兴替,结合每个人的人生,如何避免重蹈他人覆辙的失败人生,是值得深度警醒的!世上坑蒙拐骗犯罪的仍然趋之若鹜,是私欲膨胀,忘了天理难容!

我们每个人都将变为历史维度的前人,留下怎样的价值(正能量,负面形象),给后人评价,是人生修行的内驱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