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主页 > 信息公开 > 慈善动态 >

玉汝于成 第三(日记连载二)

来源:原创|发布时间:2023-01-19|浏览次数:
2015年1月6日  晴
  年会的邀请对象是谁?,我想应该是资助80个学生的爱心人士,还有群里的志愿者,有关方面的领导、记者及演职人员,更需要潜在的爱心人士。我排算了一下估计有130人左右。我请冷总、花语等分头送邀请书。在QQ群和翼网上也发了邀请,陆续收到以下不熟悉人员的电话或QQ联系。
陈彩萍,赵旭锁,顾玲花,冷玉香
蒋玉,姜建武,潘丽霞,李若始
张荣娥 ,茅玲华,束玉娇,戎洪财,王丽君,张杏娣,杨俊华,丁锁俊,庞志华,
我把这些姓名分别填写好邀请书后,决定我来送给他们,顺便认识一下,也表示我的诚意。
    正当我准备出发时,接到了新世纪大酒店虞总的电话,要我速到她办公室。
    原来虞总要我确定年会的桌数和餐费标准和餐单。这是个难题。究竟有多少人自己掏100元来参加这个年会,我心中无数。桌数定多了,没人来参加,岂不是笑话?桌数定少了,来的人多了,没桌子安排,又是个笑话。我思来想去,现在估算有150余人受邀请,按酒店规矩,我就订13桌备2桌。虞总告诫我,若人数到不了13桌,餐费至少要付13桌。至于餐费标准定多少呢?我想每桌1000元,而有些报名费不好收,收不到这么多钱,我与虞总商议,能不能每桌800元?虞总说道,我们是四星级大酒店,哪有这么低的价格。我请虞总支持,这是爱心人士志愿者见面会,不在乎吃喝。虞总终于点了头,按每桌800元标准开出菜单。我对菜名是外行,我请虞总自己作主吧,就告辞出来。
   从新世纪大酒店出来,我想助学社的年会是爱心人士志愿者的大聚会,应该到市教育局向分管我们的小陈局汇报和邀请他参加。
    我兴冲冲地来到市教育局三楼小陈局的办公室。门虚掩着,我敲了敲推开,小陈局不在。我刚想离开,只见小陈局从别的办公室出来,看到我后走进了他的办公室,坐下后直接问我:“什么事啊”?我刚想把近期工作汇报一下,小陈局则说:“长话短说”。我只好随即把邀请书递给他。小陈局看了看说道:“谁叫你们把这个活动放在新世纪酒店搞?这钱哪里来?我这里没有钱给的”。我向他解释道,这是助学社理事会决定的,为了方便爱心人士相互熟悉,增强凝聚力,共同商议助学。对于费用,我们是AA制。小陈局听了我的解释更加恼火说道:“现在中央八项规定,严格禁止在大酒店开展各种活动。你这个活动马上取消。”我想不到小陈局会说这话,只好哀求他,邀请书都已发出去了,桌数都定好了。小陈局更恼火了:“桌数都定好了,还来汇报什么?”我从走进小陈局办公室的门,小陈局也没示意我坐下讲话。我站在那里,想不到,仅仅几句话,就惹小陈局发这么大的火。这见面会还办不办呢?我坐不下来,我走又不好走。听了小陈局的话只好再作解释,爱心人士自己掏钱吃顿饭,不能算什么错吧。我的牛脾气也上来了。说道:“陈局,你掏100元钱参加活动吃顿饭,这不算违规违纪吧”。这时门外有人唤小陈局了。我趁机走了出来,血压直往头上冲,脑袋翁翁响。兴冲冲来,垂头丧气地走。怎么办呢?听小陈局的话取消这场见面会,我想想这段时间来的准备,都是白费。关键是今后活动怎么搞?想到大陈局和小陈局,半年来,小陈局为助学社的发展没有一点思考,更没有一点支持。听小陈局的话,今后助学社能发展吗?再想想助学社成立半年来,依靠的是社会各界爱心人士,十八大以来,习总书记的反腐力度空前,而我们自己掏钱吃顿饭不属于反腐范畴。我逐渐冷静下来,小陈局虽是助学社的主管领导,是不可能来参加了见面会的,我认为这不是重要的。见面会还是要开,而且一定要开好,一定要吸引更多的人来慈善助学。
   从市教育局出来后,更加坚定了我的步伐,要把邀请函一张张送出去。我立即拨通了米特地板戎总的电话,驾车来到西门建材市场精品馆米特地板展厅。
  我第一次见到戎总,他正准备吃午饭,我一看时间已过十二点,肚子也饿了。戎总问了问我从哪里过来的,觉得我也没有吃午饭。一会儿,戎总叫了一份快餐送到我面前,和我一起边吃边聊。我想到在市教育局的礼遇,我想到与戎总素不相识。我还是我。心中逐步从痛苦中走出来,随着与戎总的交谈,愉快的心情占了上风。
  下午,我驾车走了一处又一处,我送了一份又一份邀请书。最后一份请帖是到晚上七时,送到港汇会所,电话联系等了好长时间,也没见到赵旭锁。无奈之下只得按赵旭锁的电话指令,将邀请书交给会所的前台,我就回家了。
     还有二天了,我动起笔来直至深夜,一篇讲话,一气呵成!
        在丹阳市玉汝于成助学社
爱心人士马年见面会上的讲话
尊敬的特邀嘉宾、爱心人士、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今天社会各界人士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来参加助学社马年年会,互相熟悉,为助学社的发展出谋献策,我非常高兴,借此机会,向你们——社会各界的爱心人士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玉汝于成”是一句成语,意思是象打磨璞玉一样磨炼你,使你在艰难困苦的条件下获得成功。助学社用“玉汝于成”来冠名,有着历史久远的文化底蕴。“玉汝于成助学社”于2014年5月31日正式成立,至今才七个多月,从单枪匹马到初具规模。我的心非常激动。要讲的是两字“感谢”。首先要感谢的是丹阳电视台、丹阳日报、丹阳翼网三大主流媒体。你们的不辞辛劳,不断地从平面的、立体的、空间的多角度多方位地宣传了玉汝于成助学社。没有你们,“玉汝于成助学社”还像颗路边的小草,万万千千的人走过她身旁而无人知晓。我相信,在新的一年里,通过你们的努力,“玉汝于成助学社”在丹阳的大地将家喻户晓。然后要感谢的是“玉汝于成助学社”的志愿者们。助学社资助的每一个贫困生,从获取信息、上门调查、记录填表、登记画押、拍照取证,到整理信息、辨别真伪、确定名单、公布联络爱心人士,还要心理疏导、慰问鼓励贫困孩子。有多少事要做,有多少人在做,看到志愿者们忙碌的身影,我的心里只有两个字“感动”。依靠这些志愿者,助学社有了真实的贫困生情况,使爱心人士捐出的钱用在了刀刃上,依靠这些志愿者,助学社才能正常运转,逐步扩大。想到这些志愿者在助学社里,牺牲了自己的休息时间,开着自己的车,自费加油,走村串户,有时中午赶不回家,下午还要继续工作,路边小吃店,自己掏钱。想到这些志愿者在助学社里,没有一份收入,没有一点荣誉,有的只是助学社不断交给的没完没了的工作。是什么力量在支撑着他们?是他们心中有大爱精神,双肩上愿意承担一种社会责任。今天要特别感谢的是为助学社捐款的爱心人士。资助贫困生,关键要有钱。创办初始,举步艰难。有朋友当面劝我这事不好做,不能办。有人背后说我“脑筋坏了”。甚至个别人怀疑我“是不是诈骗的钱财,不能听我忽悠。”我是一个教师,没有什么积富,更没有什么企业家朋友。怎么办呢?迈出的第一步,寻求学生的支持。我相信自己的学生会理解我,支持我。当我向学生发出“请帮老师圆一个梦”的征求意见函后,并不要他们捐款时,有个在上海工作的学生就汇给我伍仟元,说是创办助学社要用钱,在我不知进退时坚定了信念。
        2014年5月31日助学社成立的那一天,我只接受学生的捐款就达十一万一千五百元,2014年6月1日,助学社正式运转。我记得学生以外的爱心人士为助学社捐款的第一笔款进账的时刻,到今天为止,我社已完成八十位一对一结对资助,获得社会爱心人士的各种捐款达26万余元。看到爱心人士与助学社签下了每年8月1日前汇入几千元的资助协议,看到爱心人士把成沓的钞票交到助学社时,我深有感触,这是真金白银啊。这些爱心人士与困难学生无亲无故,素不相识,而今却慷慨解囊,为之解困扶难,这是一种值得学习和弘扬的善心,爱心,我从心底里感到要代表困难学生感谢你们,你们的善款会燃起贫困生的希望,更会改变一个人的前进方向。怎样把助学社越办越好?助学社财务管理是十分敏感的。我社不仅选对业务精、品行好的人来管钱,更重要的是从制度上保证任何人不能贪污助学社一分钱。助学社的账户是公用账户,支付手续必须二级授权。助学社的钱份三种:一是助学备用金,使用需经理事长会议批准;而是一对一结对资助款,全部由资助人亲手交给学生;三是资助人的定向捐款,需按资助人的愿望使用。我社对收入与支出的每笔钱都在群里和网上公布,便于大家查阅监督。助学社善款的来龙去脉,清楚透明,是助学社的立身之本。在助学社工作的每一个志愿者心知肚明,讲的是奉献,做的是义务。助学社不仅是贫困孩子的温暖之家,更应该是爱心人士的快乐之家。我助学,我快乐,我快乐,我助学,这是一个良性循环。助学社非政治性、非宗教性、非盈利性,但不能不快乐。我们在助学社活动中,也搞一些钓鱼聚餐活动。活动费用全部采用AA制。像今天助学社年会,爱心人士见面,熟悉联络,交流。聚餐,我们应办成大家都快乐的活动。使我社首次举办的年会能够有意义,更充满了欢声笑语。在此祝愿马年见面会圆满成功。展望新的一年,捐资助学的道路并不会是平坦的,通过志愿者的努力,助学社将有更多爱心人士的加入,将会资助更多的贫困学子,“玉汝于成”的品牌逐步性形成,有助于社会将会实现真正的文明。
欲知事情发展如何,请看下篇日记连载

Copyright © 2021 丹阳市玉汝于成慈善基金会 版权所有 苏ICP备2021002465号 XML地图
主办:丹阳市玉汝于成慈善基金会 开发维护:丹阳市点星软件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