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基金会
助学社
信息公开
志愿者总部
慈善项目
党建活动
爱心社区
您当前所在位置:
主页
>
信息公开
>
慈善动态
>
慈善动态
媒体报道
政策法规
年度工作和审计报告
工作月报
慈善人物/故事
玉汝于成 第三部(日记连载二十三)
来源:原创
|
发布时间:2023-02-10
|
浏览次数:
2015年10月31日
昨日下午,卓越年华布艺汤总发挥了专业水平,辛苦努力,在冷总、牛牛、堂主的协助下,完成了丹阳书法大家为助学社赠送的字匾的装挂工作。八十五岁的大书法家贺宝正先生题写“玉不啄不成器”;丹阳著名书法家周国正先生题写“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丹阳著名书法家蒋丹先生题写的三条条幅;丹阳新生代书法家欧阳国海先生题写“助学快乐”;助学社常任理事长方丹平先生题写“玉汝于成”。现在已全部挂装到位,使助学社总部充满着中华传统文化的氛围。极大地鼓励着爱心人士志愿者在助学道路上阔步向前,让更多的贫困学子在求学路上顺利发展。
今日上午,玉汝于成助学社兵分两路,一组由堂主、吕主任、戎总、思文等志愿者,一组由冷总,肖主任等志愿者,辗转大泊、胡桥、埤城、后巷、新桥、访仙等乡村,入户调查核实贫困生信息,两组车行百余公里。志愿者们不辞辛劳,为的是将爱心捐款分分用到实处,对贫困学子负责,对爱心人士负责。玉汝于成助学社是爱心人士放心的平台。工作之余,志愿者们又游玩了萧氏宗祠,领悟着中华民族的源远流长。我们的工作和生活有意义更快乐。
晚上,收到了堂主写的一篇走访日记:
玉汝于成助学社走访日记
作者: 琴心堂主
2015.10.18.
今天一大早收到助学社发来的微信,报名去麦溪走访。我匆匆报名,简单安排了一下就去总部了。到总部后接到书协朋友周国正电话,告诉我写给助学社的书法作品已写好叫去拿。八点半,鱼头、米特地板、吴主任、恽老师和我一行五人分乘两辆汽车向麦溪镇出发,顺道去龙凤山庄周先生处取书法作品。周先生为助学社书写好作品做了精心的准备,最后入笔一气呵成,用篆书书写“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八个遒劲有力的大字,选用最好的红星牌宣纸书写正是煞费苦心。
到麦溪有志愿者贝壳带路去了第一位受访者家里。受访者是位男孩,家中三人,七十多岁奶奶、母亲和他。父亲是外地入赘,在他还没有记忆时父母离异。父亲此后再无回家,从小由母亲一人抚养。几年前,爷爷生病花去了巨额的医药费最后撒手人寰,奶奶年事已高,身患慢性疾病。母亲为照顾家庭,领点手工活在家里加工换取微薄的收入,以便养家糊口。我和该生进行了简单的交流从中可以看到自幼失去父爱的他略显腼腆,不擅言辞,因缺失父亲的教诲显得过于文弱。我对他进行了一番鼓励。吴主任和学生的班主任进行了电话交流得知该生在校勤奋好学,懂事乖巧,成绩优秀,在年级中成绩名列前茅。
第二位走访对象是位女生,该生三岁时父母离异,母亲是位外地人,离婚后再无联系。不幸的是厄运在2008年再次降临在她的头上,父亲身患肝癌治疗一年花去了巨额的医疗费用,终究回力无天,撒手而去,仅靠年迈的爷爷奶奶抚养。我和她进行了简单的交流,她显得很坚强,当我问起她想不想妈妈时,她眼泪夺眶而出,尽管她不认识妈妈,但渴望得到自己妈妈的关爱。她虽不是孤儿,但却成了事实孤儿。父亲去世后,在家门前灰堆上看到躺着一条小狗时,她发出了轻声的叹息“我的命运还不如一条小狗狗,小狗还有妈妈关爱,妈妈不要我,父亲走了,好在还有爷爷奶奶呵护着我。我问她“恨不恨妈妈”,她说“不恨,只希望妈妈回来看看我足矣”我也不禁暗自泪下,再也问不下去了。爷爷年迈只能常年在外看门,以获取微薄收入,奶奶告诉我,孙女从小到大身上穿的都是别人送的。一个女孩正当美丽花开,臭美爱打扮的时候,可是在她身上却得不到,这种欲望在她看来近乎于奢侈。和该生的班主任电话进行了交流,得知该生学习认识踏实,成绩优秀,文静礼貌,助人为乐,当下我就暗暗的对自己说:此生必须资助。
第三位受访者也是一位女孩,本该是幸福之家,突然的灾祸降临导致贫困。2011年她的父亲因车祸导致脑部重伤,在医院重症监护室治疗20多天,花去了20多万巨额医疗费用,终究回天无力,留下了沉重的债务走了。肇事者逃逸,没有获得任何的赔偿。20多万的债务都是亲戚朋友借来的,靠母亲一人打工维持生活。年迈的爷爷还要拼命搞副业来偿还债务贴补家用。至此后小女孩脸上失去了应有的笑容,显得无奈与悲愁。我和她进行了简短的交流,她很少说话,不善言辞,拘谨胆小。吴老师和班主任电话进行了交流,该生勤奋好学,成绩在班上名列前茅,尊敬老师,做事认真负责。
通过走访得知,各人的家庭贫困情况虽各有不同,或因家庭父母离异,或因病返贫,或遭受突如其来的灾难而导致贫困等等诸多的原因叠加,致使因病因灾而返贫。当他们的家庭遭受这样的灾难时,他们是多么渴望社会上的好心人去帮扶一下,帮他们度过暂时的困境。有一点是相同的,三个孩子都很懂事,学习认真刻苦,尽管每个家庭都没有一件像样的家具和电器,但是唯一值得自豪的是墙上贴满了孩子获得的奖状和荣誉证书,仅凭这一点足以证明他们努力获得了大家的尊重和信任。走访至此结束。
十二点结束后在饭店吃饭时,大家一致认为这三个孩子必须进行资助。期间,我接到先生贺宝正的电话,我委托他书写的助学社的书法作品已写好,叫我去拿,回来顺道又去了趟龙凤山庄取他的作品。老先生和夫人见我和吴主任、恽老师非常开心。得知恽老师开办慈善助学机构很是激动,并要求合影留念。贺先生年事已高,已86岁。他认真琢磨为助学社书写了六个苍劲有力、老辣浑厚的行草“玉不琢不成器”六个斗方大字,我们三人深表谢意,两位本地书法家分文不取,对他们深表敬意。
欲知事情发展如何,请看下篇日记连载
Copyright © 2021 丹阳市玉汝于成慈善基金会 版权所有
苏ICP备2021002465号
XML地图
主办:丹阳市玉汝于成慈善基金会 开发维护:丹阳市点星软件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