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汝于成 第三部(日记连载二十六)
来源:原创|发布时间:2023-02-13|浏览次数:
2015年12月30日 星期三
三天前,我去拜访新桥陈老板。当我驾车按导航行车到新桥镇西南的一个村庄时,我想象着陈老板的厂房是多么高大宏伟,可是看不到啊。我再电话联系时,陈老板夫人已出现在我面前,引领我进屋后,从车间绕过上楼来到陈老板办公室。好像是一排五六间房的二层楼,屋里一台台数控机床紧靠着,整整齐齐,找不到一点空闲的地方。我向陈老板介绍了助学社的创办过程和捐款专款专用的理念。现在助学社已结对资助了148位孩子,准备寒假给每个孩子家庭慰问,同时发放2016年春学期资助金。建议陈老板捐赠10000元、给十个孩子每人1000元的做法改为捐给助学社统一购买年货。寒假期间邀请陈老板夫妇与爱心人士一起去慰问几十个孩子。陈老板听了我的话后,基本同意我的想法。从讲话中得知陈老板夫妇年年春节前都为本村老人发红包,陈老板认为自己办企业赚了钱后,将用一半利润发展再生产;一半的一半用以改善家庭,提高生活水准;一半的一半将回报社会,普济众生。我感到陈老板的企业规模并不大,却一下子拿出一万元捐赠,使我内心十分激动,向他表示感谢!而陈老板却说不用感谢,是为自己而捐的,这是种福田,若以后扩大生产了,他将捐更多!
陈师娘给我讲了一件事:一天,她去后巷某商场购物,听见商场服装部有两人在争吵。顾客说两天前买的一条裙子大了点,不好穿,要求退货。营业员说这裙子穿过了,不能退货了。二人争吵不休,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规矩,吵得两人声音都嘶哑了,甚至吵到要打架的地步。周围看热闹的人越聚越多。陈师娘走上前去,问清了事由,就掏出了300元钱给顾客,说这裙子买给自己穿吧!一场纷争闹剧结束了。陈师娘把裙子拿回后送给了厂里一位职工。感到陈师娘为人大度,心地善良、厚道。陈老板懂得的东西更多,佛教思想根深蒂固,他们夫妇是夫唱妇随,真是一对爱心满满的好夫妻。随后我和陈老板签署了一份定向捐赠1万元的协议。
从新桥陈老板厂里出来,我想到王锦华的恒隆4s店看看。早一个月前王总主动联系我结对资助了两个她家乡麦溪的孩子,我想趁热打铁,若再获一万捐款,春节慰问年货用款就差不多了。在斯柯达4s店王总办公室,当谈到捐款时,王总说她已与农商银行一位行长和肯帝亚地板公司说过,希望一起来做善事,但一直没有实质性回音,动员捐款这事也不能多讲,要他们自愿才行。不过,王总叫我放心,她任秘书长的丹阳市机动车维修行业商会争取捐一万元。
今天中午,银行短信通知我,丹阳市新丹五金厂汇进助学社一万元。想不到陈老板很讲信用,这么早就把钱汇进了。我的信心大增,想到马上要搞年会了,马年见面会超支了,开会让大家平摊,这种方法不能再用了,有点道德绑架的味道。能不能找个年会的赞助企业?我把想法与包老师讲了,请包老师帮我找找。
下午三点钟,包老师打来电话,大家一起去拜访友和工具的柴董。
柴董,我不认识。友和工具,我知道是丹阳赫赫有名的企业,原来在金陵西路,后又搬迁至练湖区域。包老师和柴董是老相识老朋友了。我跟随包老师一点弯路都没走,就来到了柴董的办公室。我与柴董握过手后,寒暄了一下。柴董与包老师一起走进了内室,一张偌大的写字桌上摆满了毛笔、砚和宣纸,旁边地上有柴董刚写的条幅。由此可见柴董的书法造谐蛮深的,我对书法是门外汉,不敢不懂装懂乱说一通。我和柴董是初次相识,更不敢吐露真相希望柴董捐款。而包老师对书法也有研究,两人说说笑笑相谈甚欢。大家讨论完书法,坐下慢慢喝茶时,还是柴董开了口,询问我助学社现在有什么事要解决?我趁机讲了举办助学社年会,搞活动增强组织凝聚力的重要性,虽然参会人员AA制,但费用缺口一定很大,希望柴董能支持一下。柴董听了后立即说:你们年会年年都搞,我们公司每年赞助助学社年会费用五千元。我听了好开心!立即打开包,拿出协议书,一式二份。柴董签好字后电话叫来管财务的林总,把协议书给他,嘱咐他马上汇款五千元给玉汝于成助学社。
我想不到事情如此顺利,回到家后刚想休息,接到了电视台张导的电话:元月9日助学社年会,他有新的安排,不能来担任主持人,请我赶快考虑其他人选。
到哪里去找主持人呢?
欲知事情发展如何,请看下篇日记连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