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汝于成 第三部(日记连载四十七)
来源:原创|发布时间:2023-03-06|浏览次数:
2016年6月23日 周四 晴
上午七点多,我和堂主从如家旅馆出来,吃了碗兰州凉拉面后就赶到了汉中街145号三楼,人已来了很多,却都很安静地等待投标时刻的到来。不到九点,人越来越多。八点四十,投标开始,分四处接标,马上排起了四条长龙。我投完标已编号40。回到座位,这时我座位旁来了无锡某街道的俩人,都很年轻的一男一女,所带的投标书均未密封,又未带公章,口中一边说自己是第一次参加投标不知怎么做,一边又手忙脚乱地密封材料,在后排人员的帮助下,总算能在九点三十分前投了标,好险呵。而那个小伙子好象对来投票不太乐意,是领导分工烦死了,觉得来投标没办法,若中标事更多,不中才好。我想这小伙子对做公益的心态还没准备好,而那位姑娘却在默默做事,投标后还拍照调节情绪。九点三十分宣布投标结束,这次共有投标单位129个,竞争30个标的。随后开标,看当众宣布的配套资金上,助学社超过1:1,应该有点优势。开标结束后,所有标书进入二楼评标处,而投标人全在三楼投标室等候质询。上午十一点半,来个官员说,投标人可离开自行午饭,下午一点来此等候。我和堂主出来在街旁小吃店,没空调,只有小风扇又不摇头,一顿中饭热了一身汗。匆匆午饭回到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三楼,找了张沙发闭眼休息。一觉醒来已一点多,等到两点半,也不见谁来质询。这时有人来宣布,大家可回去了,下周二网上看中标结果。我和老方坐地铁再乘火车回到丹阳已下午四点多钟。
回家后,我在考虑暑假贫困生活动安排,与规划局潘云兴通了电话,谈了参观规划展示馆,得到了全力支持的回答。而后自已烧了点粥,吃了晚饭散步后到家,再把明天上午召开总部例会的通知发了出去。网上看到苏北盐城遭遇龙卷风袭击受灾的情况,心里不是滋味。便在微信群发了“为遇难同胞默哀,为受灾人们祈福!”把正在热聊的群友浇了点冷水,一下子扭转到关心灾情上来。这时陈伟新捐的三万奖学金和二千贫困家庭资助金到账。我又把这消息发进群。
6月24日 周五 雨
早晨七点,热了下粥,权当早餐。心里挂念着暑期活动八中地点的落实,就赶到八中校长室。电话联系后方知张文华在食堂早餐。而后赶到食堂。见到张文华在食堂办公室。见张校正联系欲去镇江,便开门见山谈了8月21日活动用报告厅的事。张校答应了,可又说自己7月份将去市教育局上班了,这事去跟薛校讲一下,由他安排,待后他关照一下薛校。我既来了八中,事情又多,索性找薛校讲一下吧。又电话薛校,方知薛校在初三办公室。跑到初三楼,连问带找,总算在三楼初三数学办公室找到薛校。心想这事简单,直接与薛校讲了。想不到薛校说8月21日初一军训,不能给助学社搞活动。或者助学社活动推迟或提前。我讲了助学社活动的难处,大型活动,需大量志愿者,只有周日才适合。薛又要我提前一周或推后一周,我只好解释说这次活动要发下学期资助金,提前一周发太早,推后一周发有的大学要开学了。助学社资助全市178个大、中、小学生,涉及面广,希望薛校在安排学校活动把时间错开,自已学校好办。那知薛校说这大半是不可能的。我自认为简单问题变得复杂起来。我又电话张校,张校正在去镇江路上,答应回来后与薛谈过再说吧。我无奈,心想偌大个丹阳还怕找不到个助学社活动的场所。我离开八中,又急冲冲赶到总部办公室。与志愿者总部人员讨论暑期工作后,又联络其他活动场所。还真没有地方。各高中体育馆空间大,天热无空调,文化城虽适合又无地方停车,实验学校又不适中,市进修学校又小了一点且无无线话筒设备。真的只有八中报告厅最适合。怎么办呢?还是耐心听候张校的协调吧!
中午,王总请客,喝了点小酒,不能开车进浴室睡了回。电话铃声、信息声不断,三四个爱心人士,郦萍、周建华、胡慧卿等要捐款进账,热情高涨。我时不时接听问询。晚上又有几个人进了助学微信群,我又分别聊了几句,才逐渐进入梦乡。
欲知事情发展如何,请看下篇日记连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