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明公益真探”之旅
公益不遥远 就在你身边
----我眼中的“玉汝于成”
今年四月,我有幸成为腾讯基金会透明公益的百名“公益真探”之一。对江苏丹阳市玉汝于成慈善基金会教育救助《艰难困苦玉汝于成》项目进行一个月的探访,期间参与了对困难学生调查、困难学生助学仪式、理事会等多项活动,对基金会助学情况有了一定了解,也颇有感受。
一名退休教师,成为“玉汝于成”创始人
丹阳市玉汝于成助学社成立于2014年、丹阳市玉汝于成慈善基金会于2019年由镇江市民政局登记成立,是丹阳市成立的首家民间慈善基金会,二者共同构成了“玉汝于成”这一公益体系。
我在丹阳检察院工作时期,因司法救助工作到玉汝于成慈善基金会去了解情况,才得知丹阳还有一个这样的助学基金会,从而认识基金会的创始人恽汝成。恽老师是位退休教师,今年已70岁。2014年从学校退休前恽老师就在琢磨:退休以后,若是打打牌、钓钓鱼、逛逛街等自娱自乐也未尝不可,但更应该为社会做点有意义的事情。通过了解得知,恽老师出身贫苦的农村家庭,是党的助学政策和村上好心人的帮助,才使他得以完成学业,成为了一名中学教师。“人要懂得感恩、报恩,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恽汝成的想法得到了全家人的支持,也得到了他当年在农村中学任教时很多学生的拥护。退休那年,“丹阳市玉汝于成助学社”的牌子就在他的手里挂了起来,由他和他的学生等人共同筹集的11.15万元“关爱贫困学生助学”启动资金也全部到位。
“要对得起每一位爱心人士的善心、要对得起助学社这一称号,要把每一分钱都用于贫困生身上,所有的工作都要在阳光下运作”这是恽老师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说起恽老师就不得不提他爱人,这对老夫妻在学校夫唱妇随,为困难儿童助学更是白手起家尽心尽责。有熟人经常问他们:你们夫妻退休后这么辛苦,又没有一分报酬,何必呢?退休教师工资也不低,何苦呢?对此,恽老师夫妻总是报之一笑:“不为别的,也不图什么,趁有精力的时候,就是只想为社会多做些有益的事!”
一群爱心人士,成为“玉汝于成”坚强后盾
“玉汝于成”理事会成员都是来自不同企业的企业家,他们捐赠了注册资金同时每年还捐赠其它款项,除了他们还有近千名的爱心人士,有的是本地人、有的是慕名而来的外地人。恽老师创建助学社之初无钱,无办公场所,二个月没有筹到一分钱,他的一个学生听说后,从上海汇来了5000元,成为第一笔捐款;一个老板了解情况后,汇来了50万元……,一张张凝聚着美好期望和祝福的转账单如涓涓细流汇成爱的江河,一份份绵绵爱心点燃了贫困学子的希望之灯,从助学社到基金会,从1万到200万到400万;从无人捐款到现在送捐上门,从没有办公地点到现在320平方标准办公用房,无一不体现基金会所有爱心人士对困难儿童的关心,对社会的支持和大爱。5月1日,常州市明治汽车配件有限公司张总在玉汝于成第81批爱心结队活动上,一人捐助本批29名学生,他已累计结对资助53名学生,每年捐款达15万元。正是这群爱心人士,组成基金会坚强的后盾,不断向社会散发慈善的光辉。
“玉汝于成”的发展离不开1000多名志愿者的共同努力。每次有活动志愿者们都踊跃参与。爱心人士戎南楼是一名社区工作者,是玉汝于成助学社党支部的书记,在社区工作千头万续的情况下,他仍然积极投入到基金会的助学活动中;多年来他除了向玉汝于成捐了10几万元用于困难儿童助学外,还参与志愿活动同时担任玉汝于成曲阿街道志愿者负责人,带领志愿者负责整个区域的困难学生的帮扶工作,被区域孩子们亲切的喊为"爱心戎叔叔";2015年起他开始结对帮扶孤女小琳,做她的“爱心爸爸”,他就像一位父亲爱着女儿那样关心和帮助小琳,为她解决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各种难题,成为了与小琳没有血缘关系的至亲之人。像戎南楼多年如一日奉献爱心的人还有很多很多。据了解,10年来,“玉汝于成”集结的爱心企业150余家,爱心人士、志愿者已达到1000多人。
一笔笔助学捐款,为困境学生撑起一片蓝天
如何将捐款规范助学,精准助学,不辜负所有捐款人的善心,多年来,“玉汝于成”制定了一套完善的助学体系。在助学标准上,对事实孤儿,单亲家庭,家中有突发事变的困难家庭在校学生救助。在助学对象上,对懂事有爱心,成绩中等以上的学生进行救助。在助学审查方面,建立由学校提供学生品学情况,三名志愿者进行调查,保存所有材料,然后集体讨论决定的流程,保证公平公正,应助尽助。递进式助学奖励,激发学生积极好学向上发展的志气。一方面,由资助人一对一或一对多每学期给学生发放基本的资助金用以上学。另一方面,玉汝于成还与当地企业联动,专门建立奖学金制度,“以奖代助”进一步激发所资助学生的内在动力。针对小、初、高学生设立“未来之星奖学金”,接受资助的学生在学校获得“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分别给予300元、500元、1000元奖学金;针对高三毕业生设立“未来之星高考优秀学子民生奖学金”,录取学校为一本、211、985、北大清华的学生分别给予1000元、3000元、6000元、12000元奖学金;针对在校大学生设立“玉汝于成优秀大学生常美奖学金”,凡在校期间获得学校奖学金,同时勤工俭学、参加学校或社会公益活动,按照在大学里获得奖学金总和的100%发放,鼓励孩子们全面发展,每年一评。
注重精神救助,激励学生自信心。“玉汝于成”启动“爱心爸爸妈妈”专项活动,与受助学生建立较为稳定的长期联系,解决孩子们出现心理及其他问题。对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安排心理咨询师进行定期辅导。开展“大学生职场精英孵化”项目,定期对大学生进行职业素养等综合素质的辅导,帮助大学生们树立起目标,清晰的学业规划和职业规划。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开阔孩子们眼界,提升自信心。一名接受助学的学生说:“虽然我们家困难,但是进入到玉汝于成大家庭后,我们对前途充满希望,充满自信,一定努力学习,今后回报社会”。近10年来,“玉汝于成”助学的学生有693名,目前已有200余名学生考取大学,有10几名刚参加工作的学生已加入玉汝于成慈善的大军,对社会进行回馈。
一次理事会,为“玉汝于成”规划美好未来
“玉汝于成”的助学慈善工作,在2023年初的理事会上有了精彩的总结:结对资助学生,开展走访慰问、暑期夏令营培训、春节关爱、未来之星奖学金、优秀大学生职场精英孵化、“爱心爸爸妈妈”、学生心理辅导等项目都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成绩是过去的,“玉汝于成”今后的发展方向,理事们作了深刻的讨论:
要提升公信力。公开慈善资金的管理和应用,保障慈善资金使用公平公正,规范使用程序,加强机构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接受审计部门审计、接受社会监督,提高社会对玉汝于成慈善公信力认可。
要健全组织,进一步明确公益慈善标准,建立专业化的公益组织,强化管理,提高管理者、志愿者业务水平。
要创新慈善形式,使更多困难的人、更多优秀的人得到帮助。在慈善助学的同时,将慈善文化纳入道德培养,加深学生对慈善理念的认识,引导其慈善意识,形成慈善品德,最终能够积极、自愿参与慈善活动,弘扬慈善精神。
他们辛苦,却以苦为乐;他们平凡,却热心公益;他们是一群爱心人士,无论春夏秋冬,无论雨雪阴晴,始终坚守在公益岗位上。这群可敬可爱、默默无闻的奉献者就是我眼中的“玉汝于成”。
(戈建芳)